朝氏

历史来源

朝[朝、晁,读音作cháo(ㄔㄠˊ),不可读作zhāo(ㄓㄠ)]

姓氏渊源:
  第一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上古周朝时期周景王的幼子子朝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  在周景王逝世后,几位王子争权夺位,子朝以失败告终。此后子朝的后裔子孙就以朝为姓氏,称朝氏。
  在古代,“朝”和“晁”、“鼌(鼂)”三字通用,“晁”即是“朝”的古字,因此朝氏又成为主要的晁姓支源。
  第二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史晁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  春秋时期,卫国有大夫史晁,为政卓著,他的后代就以先祖的名字作为姓氏,称晁氏。
  晁氏一族在西汉朝时期出了一位名臣晁错(公元前200~前154年,颍川人即今河南禹州),他锐意大汉帝国的政治改革,在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,奉命从伏生受今文《尚书》。后任博士、太子家令,深受太子刘启的宠信,被称为“智囊”。他主张重农,又力主削弱诸王势力。刘启即位为汉景帝以后,晁错迁为内史,后升任御史大夫,位列三公。因他向汉景帝进《削藩策》而被诸藩王怨恨,是故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藩七国藉口“诛晁错,清君侧”,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。
  在巨大内外压力下,一批被吴王收买了的朝中大臣,包括丞相陶青、中尉陈嘉、廷尉张欧等“三公九卿”乘机弹劾晁错,拟订的罪名也很严重,是“亡臣子礼,大逆无道”;申请的处分,则是“错(晁错)当要斩(腰斩),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”,也就是将晁错不分家族亲人无论老幼统统砍头。“弃市”是汉景帝时确定的一种死刑,意谓“刑人于市,与众弃之”。陶青、陈嘉、张欧等还对汉景帝说:“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,杀了晁错,免了诸侯起兵的罪,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,他们就会撤兵回去了。”
 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,说:“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,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。”为了缓解大汉王朝的内外矛盾,汉景帝对这个弹劾批示“制曰可”(同意)。
  当即,派中尉陈嘉来到晁错家,传达皇帝的命令,要他上朝议事。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,立刻穿上朝服,跟着陈嘉上车走了。车马经过长安东市,陈嘉忽然拿出诏书,要晁错下车听诏。随即陈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,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。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,竟这样地含冤被腰斩了。
  汉景帝杀了晁错之后,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。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,夺得了不少地盘。当他听说要拜受汉景帝的诏书,冷笑说:“现在我也是个皇帝,为什么要下拜?”
  大汉军营里有个将领邓公,当时到长安向汉景帝报告军事情况。汉景帝便问他:“你从军营里来,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?吴、楚等诸王愿不愿意退兵?”
  邓公愤愤地说:“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了,这次只是借削地的因头发兵,哪里是为了晁错呢?陛下把晁错错杀了,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。”
 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了大错事,但后悔已来不及了。
  亏得亲信大将周亚夫颇能用兵,他先不跟吴、楚等藩国的叛军正面作战,却派一大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,断绝了叛军的粮道。吴、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,自己先乱起来。然后,周亚夫才发动精兵一鼓出击,把吴、楚两藩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。
  吴、楚两藩国是带头叛乱的,两国一败,其余五个藩国也很快就纷纷垮了。不到三个月时间,汉朝廷军队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。
 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后,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藩王位,但是从那以后,诸侯王就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,但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,权力大大削弱,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。只是冤死了一个晁错。
  当时,晁错的许多后代子孙家人为避此冤祸而改为朝氏,而汉景帝派去搜杀其家族人等的执行人陈嘉,其手下的领兵校尉根本就不懂得“晁”和“朝”实际上是同一个字,因而稀里糊涂地放过了晁错的这批子侄后代,该支朝氏一直流传至今。
  第三个渊源:源于各民族改姓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  蒙古族有朝鲁图德氏(意为“永恒的岩石”),其汉化姓氏中有朝氏,另外也有以晁氏、曹氏、乔氏为姓氏者,均为朝鲁图德氏汉化之姓氏,属于以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氏。另外,也有以石氏为汉姓者,因蒙语“朝鲁”即为“石头”、“岩石”之意,属于以汉化译义为氏。
  回族的源本姓氏中原无“朝”氏,应为蒙古族人入籍回族后方有该朝氏。蒙古族人融于回回民族之中,从元朝中期就开始了,据史籍《多桑蒙古史》引古波斯学者《史集》所记载:“安西王阿难答所率十五万蒙古兵大半信仰伊斯兰教,变成了回回人”。到了明朝初期,禁胡语、胡服、胡姓,使部分蒙古人加入到回回行列,还有明朝时期归附的蒙古人也有些成了回族人。在今西北回族聚居区仍然有脱、妥、铁、帖、达、朵、火、贴、燕、何、塔、忽、萨、合、和等姓氏,对这些姓氏考察,其几乎都来源于蒙古族人的姓氏。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。回族朝氏如今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。

  得姓始祖:王子朝。

  从历史文献上考证,在中国古代,晁、鼌(鼂)、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,所以,经常被通用。依照典籍《风俗通》上的记载,晁氏是卫国大夫史晁之后。而在史籍《史记•晁错传•索隐》上记载说:“晁氏出南阳,今西鄂晁氏之后也。”史籍《通志•氏族略》一书则指出,这个家族的始祖,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,或是卫国大夫史晁(又作史鼌)。据典籍《鼠璞》上的记载,晁氏是由朝氏而改的。这样推算起来,朝氏、晁氏的得姓至少已经有两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。追本求源,他们都是周文王姬姓后裔。故朝氏后人奉王子朝为得姓始祖。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